轉眼間,我在日曬制鹽已經摸爬滾打三個月了,在這三個月里,我深深體會到了鹽場工人的勤勞善良、兢兢業(yè)業(yè)、高度責任感和團結友愛的鹽工團隊精神。
我是去年十二月份來到日曬制鹽,那時已經是快要過年了,按照公司安排我被分在了埒南制鹽分公司12班。初次來到鹽場上班時,我還是很懵懂的,因為什么都不懂 ,不知道做什么,內心只是很驚訝——這里居然那么大,鹽格子那么多!老師傅們平日里是怎么工作的呢?同時也在心底暗下決心,早日掌握制鹽工序,盡快做一個合格的制鹽工人。
由于我剛來的時候啥也不會,班長就安排了一位老師傅帶著我。第一天就給我發(fā)了水靴和手套,水靴筒快到膝蓋那么高!一早上班,先要巡鹽池,看哪里的繩子靠近鹵水了就拉緊一點,如果哪里有什么問題,兩個人無法解決的話就記下來匯報給班長,班長統(tǒng)一安排大家一起幫忙。這樣,減輕了不小的壓力。老師傅們干活時總是悶聲不響,手上動作卻麻利得很。讓我一邊看一邊學習怎么操作,有時候我腦子轉不過彎時,老師傅才無奈的搖頭讓我仔細看著,然后一遍遍地教一遍遍地練。我也努力,希望能做好讓他們覺得我這個年輕人能吃得了鹽灘上的苦,這可能就是胸中那股不服輸?shù)膭艃喊?/span>。
值得一提的是,由于我是年底來的,過年的時候正好得到了灘上分發(fā)的米面糧油雞蛋,還有肉和排骨等等,豐厚的福利讓我們開開心心過年。月底,看著來自工資卡上的數(shù)字,我不禁紅了眼眶,我覺得我這一個月摔的跟頭、蹭破的手肘都值了——至少過年的時候我也可以給父母包一個大大的紅包了!
鹽灘上的工作最怕突如其來的雨天,這意味著要把布子拉開擋雨,其實拉布收布也沒什么,就怕雨停以后收布池子里沒有適量鹵水,那才是最難受的。機器收動很艱難,怕把布刮壞,要進行人工拉拽,還要把倒掉的浮板回正,收布的機器要不時停下,當一切忙完以后渾身都累的就像骨頭都散了。因為收好布以后要拉緊繩子以防脫鹵的情況,而我雖然年輕,有的是力氣,但在干活方面不如老師傅經驗豐富,但是熟能生巧,老師傅單手能拽出筆直的線,我使上“吃奶”的勁兒,繩子還是拉不到指定的位置,最后只能是老師傅來幫忙,兩個人一起把繩子拉回原位綁好。
等到太陽出來的時候就是倒布子的時候了,我們要挨個巡視布上面哪個地方有沒有塌陷、破洞。大家齊心協(xié)力地把塑料布倒過來檢查,那些被鹽碴子磨出的小洞得像“捉虱子”似的找,一個都不放過。倒布子雖然也累,但忙完以后看著補好的布子,大家還是會輕松地喘口氣,欣慰地笑著。三個月,手掌退了三次皮,腳底板磨出繭子。剛來時190斤,現(xiàn)在也已經是160斤的體重了。雖然累了一點,但是也改掉了我不愛動的壞毛病?,F(xiàn)在巡鹽池時,我也能獨立自主地完成一些任務了,比剛來時一竅不通好了太多。師傅們不厭其煩地教,我也愿意靜下心來學。閑時我們也會聊聊生活趣事,大家相互打趣,感慨時代的進步和鹽場不斷進取的發(fā)展歷程,更是加深了彼此間的了解和默契。
我記得曾經有人說過:“鹽工最盼日頭毒,可也最怕日頭毒”。鹽工靠天吃飯,但烈日下的每一滴汗,都得換成實實在在的力氣。大家共同努力,互相幫助,開開心心地上班,快快樂樂地下班。雖然這里沒有大城市的喧囂繁華,卻有海風、鹽晶和一群把生活過出響動的產業(yè)工人。(埒南制鹽 陳福星)